明治维新后,日本为何能弯道超车

观察网   2023-08-15 20:25:34

赛格特约作者 胖冯


(资料图)

导读

明治维新后,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,并最终吞下战败苦果,但其企业改革经验,依然值得我们重视。19世纪70年代,启动改革不久的日本政府,很快意识到发展国有企业的弊端,转而支持民营企业,并培育出一批世界级的公司。
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主要来自于内部,通过体制改革释放新的增长红利,是回应增长挑战的利器,这一点应成为当前共识。

1876年1月25日上午,河北保定。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来了一番很有意思的对话。

一边是29岁的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,一边是54岁的文华殿大学士、直隶总督、北洋大臣李鸿章。两代人的对话。

这时候,中日两国都处在一段难得的安定时期,各自在国内开展经济建设。日本在搞明治维新,中国在搞洋务运动,都在建工厂、造枪炮。

但实际上区别很大。

传统服饰之争

整个对话,森有礼说的都是英语。而李鸿章旁边是一名翻译。

两个人的穿着打扮更是大相径庭。李鸿章穿的是清朝传统的官袍朝靴,留着辫子。森有礼穿的是欧美式的西装和皮鞋,头发也是西洋式的中分短发,而不是日本那种把前面一半头发全部剃光,后面留着发髻的传统男性发型。

森有礼被称为“明治六大教育家”之一,1875年任日本驻中国公使

两人对话的一大冲突,就发生在穿着这个话题上。

简单翻译,大意如下:

李鸿章:“近来对贵国所作所为很是赞赏,然独有一事不明,贵国为何模仿欧洲,舍弃传统服装而穿着西装?”

森有礼:“这个道理很简单。我国旧有服装(和服)穿着宽阔爽快,但只适合与世无争安逸度日的人。对勤劳干事的人来说不适合,所以改了。我国从中受惠良多。”

李鸿章:“衣服制度,乃是人们追忆祖先遗意之所在,在子孙者,宜当引为贵重,万世保存。”

森有礼:“如果我国的祖先活到今天,在这件事上的做法跟我们一定没有两样。一千年前,我国祖先发现贵国的服装比我国的更好,就采用了。无论什么事情,只学好的,是我国的一大优点。”

李鸿章:“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服饰,堪称最贤之事。我国服饰乃是织品,甚为便利,贵国国内原料也足以制造。现在模仿欧洲服饰,真是莫大浪费。”

森有礼:“虽是如此,但在我们看来,贵国衣服,论精良与便利还不到欧洲服饰一半。如头发长垂,鞋大且粗,最终不能为我国人民适应。贵国诸般之事,思之皆不能行之于我。”

“至于改穿欧洲服饰,如果让一个不懂经济原理的人来看,的确浪费。但您也知道,勤劳乃富荣之基,怠慢乃贫穷之原。我国旧服饰宽敞松快,适合怠慢而不适合勤劳之人。我国想用勤劳致富替代怠慢致贫,因而舍旧就新。现在投入一点,将来可以期望无限回报。”

中日改革竞赛

近代以来,日本跟中国其实是一对难兄难弟。

两国都是被西方的大炮轰开国门的,日本的命一点儿也不比中国更幸运。美国军舰直接开到东京湾,炮口顶着日本人的脑门下令:如不开放国门,立即交战。日本只得忍气吞声。

出让租界、商品倾销、片面的最惠国待遇、领事裁判权、不平等条约……一个都不能少。在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福泽谕吉笔下,当时的日本是:

“试看今日都下之情景,骑马乘车、趾高气扬、令人回避者,多是洋外之人。偶有巡逻、行人抑或驭者车夫,与之发生口角,洋人则旁若无人手打脚踢,而我国侍懦卑屈之人民竟无还手之力……其状恰如弱小之新妇在老悍之姑婆身边一样。”

为什么日本人不敢还手,看一眼都知道。两百多年来日本闭关锁国,足足吃了两百多年素食。由于常年缺少蛋白质,男子平均身高还不到1米5。要跟牛高马大的西方人动手,从个头上就先矮了三分。

见识到差距以后,日本人迅速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盘西化运动。

1871年,日本派出50多名政府少壮派官员组成的考察团,先后考察欧美12个国家;

1872年,政府下令,废除传统服饰,正式礼服一律改为西服;仿造美国军队样式,为日本军队统一制订西式制服;

1873年,明治天皇身着西服、采用西式中分发型的照片被下发到全国各地悬挂,令官民朝拜、效仿。日本二百多年来的素食制度被废除,政府号召,国民应吃牛肉、喝牛奶,以改善体质……

吃和穿只是生活层面的改革。日本人的思想还有更大的改变。

在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——大英帝国,日本考察团足足考察了25个城市。他们得出的结论是:工厂是国家强盛的基础。只有发展工业,才能富国强兵。

这个代表团里有个大久保利通,被称为“日本维新三杰”之一。他回国后,很快写了一份报告,叫《有关殖产兴业的建议》。其中有几句话,今天看来仍不过时。

“大凡国家之强弱,系于人民之贫富。人民之贫富,系于物产之多寡。而物产之多寡,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。”

很快,日本政府发行大笔公债,用来引进西方的工厂、机器、技术,雇佣西方的经理人和工程师。很快建起一系列的工厂。

1865年,晚清最大的军工厂——江南制造总局成立。图为炮厂车间

而中国这一边,干的事情也差不多。李鸿章带头搞起洋务运动,口号是“自强”“求富”。

他的思路,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。那就是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。

官袍、辫子,乃神圣不可侵犯之物,万万不能动摇。

日本国企折戟

一开始,日本跟中国一样,搞的都是国企。由政府直接出面,买地皮、买设备、雇员工,从事生产。

这也是无奈之举。刚刚改革开放的日本,民间既无资金,也无技术和管理人才,商人也多在观望,没有投资的能力。就这样,日本的铁路、矿山、水泥、玻璃、造船等一批国营企业,有模有样地建立起来。

政府的口号是“劝业”,想靠这些企业给民间做示范。但是没多久就发现不对了。有一些企业的确盈利了,但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。

国企算的是政治账。因为知道自己的“劝业”性质,它们并不把盈利放在首位,没有兴趣进行精细的成本核算,只要造出东西来就可以交差。卖不出去就堆在仓库里。

它们也不去研究市场,打开销路。就这么一家企业,还是国企,老百姓不买它的又能买谁的呢?如果卖不出去,企业亏损,那就向政府要补贴。不然企业关闭,国家损失可就更大了。

大藏卿(财政部长)不得不检讨:

“政府直接管理的许多事业完全无利可图,不但不能成为国库的财源,而且有成为库款的漏卮之势。”

而且,政府的初衷也完全没有达到。创办国企不但不能“劝业”,反而让民间更不敢兴办类似的企业。道理也很简单:你怎么敢跟政府争利?

报纸《自由新闻》的社论主笔田口卯吉批评说:

“何谓劝业?是谓政府从事制造乎?此乃实际阻碍民间同种行业之兴起,绝不能达成劝业之目的。”

让日本政府对国企彻底失望的导火索,是1874年的“征台战争”。日本出兵侵略中国台湾,当务之急就是运兵。

当时,实力强大的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占据了日本海运的几条主要航线。日本人想雇它,但美国不愿趟这趟浑水,拒绝了。于是,政府又把目光投向国有控股的“邮政汽船公司”,它有24艘蒸汽船。

邮政汽船公司的船都是“老破小”,它也怕自己担不起这样重大的任务,推三阻四不接活儿。理由是:船只性能不行,需要进口。而且即使进口了足够的船,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人。实在抱歉!

日本政府气得够呛,又无可奈何。这时,有个在日本政府当顾问的美国人建议说:有一家叫“九十九商会”的民间航运公司,虽然规模不大,只有6艘蒸汽船,但它善于经营,效益很好。不如让它试试。

“九十九商会”的创始人叫岩崎弥太郎。这个人是个下海经商的小公务员,蛮有企业家精神,经过仔细核算,他跟政府签了协议。日本政府花钱进口13艘蒸汽船,借给他的公司。一边学习驾船,一边摸索航线,一边开始运输。

这场战争最终没有打起来,中日两国签署了合约。但岩崎弥太郎证明了自己。

到当年年底,他的公司共完成24次运输任务,没有出现任何问题。由于精打细算,不但收费很低,企业还有所盈利。日本政府非常满意。

第二年,那家邮政汽船公司最终维持不下去,破产了。日本政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把它的资产连同那13艘蒸汽船全部无偿交给岩崎弥太郎,扶持他与美国人竞争。

岩崎弥太郎也很争气。仅仅两年时间,他就发展到拥有国内蒸汽船总吨位的73%,手下员工三千多人天天996,不但迫使美国、英国的邮船公司退出日本市场,还开辟了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条海外航线——大阪到上海。

1874年,三菱成为当时日本第一的海运公司

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只讲一个故事。

公司有个高管叫近藤廉平,后来当上了公司的总经理。就是这位未来的总经理,有一天写家信的时候,无意中抓了一张公司的信纸,被岩崎弥太郎发现了。

他当即宣布:为了这张一分钱都不值的信纸,近藤当月的70元月薪将被扣除15元。

岩崎弥太郎的公司最终又把业务发展到金融、炼铁、信托、采油……最终成为日本国内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。它的名字也改了几次,最终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:

三菱。

从三菱开始,日本政府痛定思痛,彻底改变了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,要来真格的了。

民营经济崛起

在三菱事件之后6年的1881年,日本政府成立了一个新的部委,就叫:

农商务省。

这个部门的职能,有点类似于农业部+商业部+工业与信息化部+发改委。它的第一号任务,就是加快速度,把大批国企卖给民间。

换句话说就是“国退民进”。

日本人意识到:这条路走错了。要真正把日本变成工业国家,政府必须退后一步,鼓励市场竞争。

一开始,政府只想卖掉那些亏损的企业,而保留少数能赚钱的企业。价格定的不低,还必须一次性付款。根本没人买。

直到政府一位叫大隈重信的大佬发话:

“没有收益的官办事业改称民业,或许也能有所收益;有收益的官办事业若依然官办,则将诱发政府专办之势,违背当初劝业目的之宗旨。”

日本政府想明白了。迅速指令农商务省降低国企的价格,而且允许民间企业分期付款。

比如:

日本第一家玻璃工厂——“品川玻璃制作所”,政府投资19万日元,只以8万日元就卖给了商人西村胜三,而且可以分55年偿还;

这家公司,就是如今执日本耐火材料之牛耳的品川耐火材料株式会社,产品行销50余个国家。

日本第一袋水泥的生产者,“深川工作分局”价值17万日元,以7万日元卖给了商人浅野总一郎,分25年偿还;

有了这家公司,浅野总一郎从一个卖糖水的路边小贩最终成为日本的水泥大王,跟三菱一起位列日本“十大财阀”之一;

跟政府关系良好,在关键时刻靠得住的三菱自然更是获益良多。政府投资62万日元的长崎造船厂,作价54万日元卖给它,分25年支付;但它最终只付了9万。

日本政府这次抛售国企的决心和力度,在世界历史上也属罕见。它不仅让政府丢下了沉重的财政包袱,救活了一批奄奄一息的亏损企业,而且引发了民间的投资兴业热潮。

从此,日本的纺织、机械、铁路等事业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。仅经过一代人的时间里,日本就从蕞尔小国迅速“弯道超车”,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。有了实力做后盾,日本把西方列强加给它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也都陆续作废了。

到甲午战争前夕,日本的土地税在国家财政比重中已经只占三分之一多,铁路总长度已达3000公里左右,是中国的十倍;

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在20年间增加了三倍,以中国1/30的国土面积和1/10的人口,在财力方面做到了跟中国并驾齐驱;

同时,日本政府还可以把国家力量集中到军事工业上。在步枪、火炮、铁甲战舰等兵器方面,日本已经开始自行研发和制造。而中国却一切都要依赖进口。

这些年间,中国却始终在坚持洋务运动,在“官督商办”的死胡同里转圈。

日本人能走出这样一条截然不同的路,跟他们的思想是分不开的。

一个国家的原有文化背景越深厚,在接受外来文明时就越多地排他。

福泽谕吉在他的书里把世界上的国家归为三类。中国和日本同属一类,“半开化”国家。他说:在汲取西洋文明方面,日本是比中国容易的。

早在1862年,另一位维新领袖高杉晋作到上海考察,特意去逛书店,想尽可能多地寻求信息。

他偶然间问了一句:魏源著的《海国图志》有吗?

这本提出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详细记录世界各地历史政治、风土人情,号召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书,在日本先后出过20多个版本,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超级畅销书、现象级产品。

然而,在它的故乡中国,这本书竟然已经绝版。

中国的书店里摆卖最多的,是如何应对科举考试的书。

独立精神之辩

李鸿章和森有礼那番对话二十年后,中日甲午战争爆发。

中国惨败,老大帝国败给了蕞尔小国。李鸿章耗费半生心血建立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。

李鸿章亲自前去日本谈判议和,最终签订《马关条约》,割让台湾、赔款2亿3仟两白银。他引以为椎心之痛,终身不肯踏上日本国土半步。

1895年4月,李鸿章在日本马关(今日本下关市)春帆楼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《中日讲和条约》

这次谈判的情景,被很多美术品和照片记录下来。今天,我们仍然能看得到。

坐在谈判桌前的双方,依然一方是官袍朝靴,留着辫子;一方是西装革履,中分短发。

不知此时的李鸿章,是否想起了二十年前那番关于衣冠服饰的对话?

时至今日,他又会是什么心情?

在那番对话的最后,他有些听不下去了,问:

“贵国全部放弃旧式服饰,效仿欧洲穿着,贵国的独立精神多少被欧洲人支配,阁下不以为耻乎?”

森有礼回答:

“毫无可耻。相反,我等以此变革为荣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