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“绣花”,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心灵手巧、秀外慧中的“绣娘”形象。刚才的这一段画面,如果不是看到最后,很难想象如此细致精美的针线活,出自一个年轻男孩之手。这个被网友昵称为“绣花郎”的95后布依族小伙,名叫王良洪,来自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。他现在是一名布依族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当身边的大多数同学选择毕业后留在城市发展,已经走出大山的王良洪却开始了一场义无反顾地“逆行”——回到大山深处,专职做刺绣。
(相关资料图)
每天晚上9时到11时,小村庄逐渐宁静,一盏台灯在夜色中亮起。灯光下,银针与绣线上下飞舞,在这个叫做王良洪的小伙儿的指尖灵活穿梭。他通过易懂的语言把熟练的针法通过手机网络直播出去,让数以万计的人对布依族的服饰与文化多了一点了解。
这样努力的夜晚,王良洪已经坚持了一年多,而他成为一名“绣花郎”,至今也有七年多。对于这个95后的布依族男孩来说,刺绣是事业、是热爱,更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王良洪:像我现在绣的这个地方,它就是蝴蝶的一个触角,用的是滚针针法。
蝴蝶的这个图案也是挺有意思的。我们布依族把蝴蝶比喻成一个美好事物的象征,觉得蝴蝶是我们的姐妹。自己的姐妹就像花一样,很漂亮,代表着我们的生活也会像花一样,特别美好幸福。
记者:像你每天坐在这绣这些,一般有多长时间?
王良洪:常规的话每天我会做大概8个小时。
记者:我看你的这个手指甲都是蓝色。
王良洪:对,我觉得为什么大家会喜欢手工艺,其实就是通过一双手去把作品创造出来,它是有生命的。所以我们手艺人的手,会绣花的人的手是很粗糙的,像我手上有很多被针扎的痕迹。因为我们都是飞针走线的,弹下去然后又出来、弹下去又出来,很容易伤到手。
王良洪的家乡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。作为布依族人,他从小就会蜡染和刺绣。
王良洪:很早以前,布依族刺绣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,就是家常便饭。可能对于我来说就是个家务活,小时候就不太喜欢,小朋友要做家务活肯定是不开心的。
大学期间,外省的朋友请王良洪帮忙画一张蜡画,让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,也让他有了把“家务活”实现经济价值的想法。在导师的引导鼓励下,王良洪开始学习专业的民族服饰技艺与设计知识,深入了解布依族服饰中的文化内涵。在不断尝试中,王良洪真正爱上了蜡染与刺绣,也明确了自己未来想做的事情。
王良洪: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一个新生命的过程。就感觉,哇,又创造出了一个生命。然后又看到别人高兴、很满意的那种目光。在挣生活费的过程中还能得到存在感,挺开心的。我从大二到今天,没有和家里面要过钱。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双手,创造出我想要的生活,或者是给父母带来更好的生活。
“刺”破偏见 “绣”出未来
其实在七年前王良洪大学毕业时,父母最希望他做的是当名老师。七年里,王良洪经历过父母的不支持,也经历过网友的质疑与嘲笑。而这些,并未改变他想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初心,那份对刺绣、对布依族民族服饰的热爱,丝毫未减。
王良洪:刚开始的时候,我的父母以为刺绣只是一个爱好,引导一下还是去考个公务员、老师什么的。后面发现我越做越有劲,完全就不去考那些了。身边的亲戚朋友,有些会瞧不起或者是有一些质疑的想法,就是做那个能行吗?我的父母有一段时间也会觉得在亲戚朋友的面前抬不起头。
王良洪父亲 王忠言:人家说,你要做大事,要做轰轰烈烈的事情,是不是,你做刺绣是很小的事情。实际上我内心是不支持他。我们在家做农民能够把一个大学生养出来,你可想我赚这个钱是很辛苦的。从我内心是这样子想的,我希望他做轰轰烈烈的事情。
父母的不支持,并没有动摇王良洪的决心。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布依族服饰,王良洪开始在网上发布短视频、开设公益教学直播。评论区里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。
王良洪:就说什么,一个男孩子学这个,甚至一些侮辱、辱骂性的话,或者是被网暴,都是有过的。刚开始的话会很难过,但是后面时间久了,我觉得这个社会还是正能量的声音会比较多。
如今,上百万人看过王良洪的刺绣教学视频,网友从一开始的质疑、嘲笑,到现在的赞美、鼓励。王良洪对于热爱的坚持,也改变了家人的看法,开始帮他一起出谋划策。
王良洪父亲 王忠言:网友给他鼓励我觉得是很好的。要走出一种别人不好走的路,这条路上,他要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话,要创新。古人的传统经验要继承,但是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,要两方面结合。
在王良洪看来,自己现在做的事,比站在讲台上授课更直观、更有趣。他可以面向更多人,传授刺绣技艺、传播布依族文化、传递打破偏见的勇气与力量。
王良洪:有90后甚至00后的男孩子,也会在我的直播间打卡学习,问各种问题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。让我看到了刺绣,未来不管是谁,即将成为一种常态化。不管你是男生还是女生、不管你老和少,做这个东西的人他没有错,他就是纯粹的自己的喜好。而且我觉得,他会在自己的喜好里面找到存在感,还会对社会有一定的贡献,我觉得也挺好的。
坚持“守艺”中创新 传承非遗“针”功夫
一针一线中,王良洪希望能打破“男人不绣花”的偏见,在服饰中展现自我;也希望能为家乡的非遗文化注入年轻力量,让更多人了解、穿上、爱上自己民族的服饰。在王良洪的带领下,布依族蜡染、刺绣被二次创作融入了现代设计中,创意十足的图案、精致的画工、浓郁的民族特色,传统刺绣在他们手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贵州省南部的望谟县,是个有些闭塞却保存着完好布依族特色的地方。六年前,王良洪和好友在这里成立了工作室,成为一名“全职绣郎”。
王良洪:这个就是我们最早的工作室。这个阿姨负责裁剪,因为是做民族服装的,阿姨裁好这个衣服,就会交给我们旁边踩缝纫机的绣娘她们来做。我们的生产线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。
对于王良洪来说,工作室要做出好的成绩,必须要有好的团队。不少拥有精湛技艺的绣娘只能在家里做工,王良洪便每周开车到她们家中沟通情况。
王良洪:这一次做的这一批,我觉得绣娘拍照片给我,效果不是很满意。就我自己可能设计得不太好看。到时候看,如果效果不怎么好的话,我们就把服装作一个特价处理。
和绣娘们的磨合并不容易。一开始,王良洪想在刺绣上做些创新,绣娘们却不能接受,争执中甚至“气跑”过绣娘。他不断和绣娘们沟通,让她们看到创新出的服饰被很多人喜欢,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,渐渐打动了她们。
工作室成员 罗英原:说句实在话,我年轻的时候,没有跟他做的时候,也一直在做服装,但是我们毕竟做得是比较普通的那种。来跟他做以后,我们看到了很多高端的东西,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了很多。
在王良洪看来,布依族服饰需要保留传统特点,也要结合时代进行创新,才能被更多人喜欢、穿到生活中。为此,王良洪不断尝试,选择更透气、更舒适的面料,使用传统服饰常见的蓝黑色以外的颜色,整体设计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。
王良洪:我们前几年不是比较流行莫兰迪色系吗?像豆绿这种颜色,大部分人没有想过拿来做衣服。这个黄色底的刺绣,也不是很黄,它就是鹅黄,就是咱们的中国色,其实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。我们把不同民族的,或者是以前的和现在的文化相结合起来,我觉得也挺有感觉的。这样的一件衣服,它不再像以前那么黑压压的一片。这样穿起来,给别人的感觉就是这才是中国的一个审美,低调、含蓄,然后颜色搭配起来统一而和谐。
用心做出的刺绣服饰,最有说服力。一传十、十传百,这个用心的“绣花郎”收获了越来越多当地绣娘的认可,也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。更多新生力量加入王良洪的团队中,一边学习蜡染、刺绣技艺,一边不断探索创新,大家聚在一起,传承、传播着布依族文化。
工作室成员 邹莎:很酷的。我觉得王老师设计的那些新款,在布依族文化基础上再去做创新,就像他说的,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审美。很惊讶,我觉得我们的同龄人,会有一个人为自己家乡、自己的文化去钻研,我就觉得很厉害。
王良洪:他们说我的生活和工作上完全是两个态度。我生活上是很友好的,然后在技艺这块我是很严谨的。我觉得手艺最不能出现的就是三心二意和马虎。所以我也会给她们两种方式,温柔的同时给她们一些压力,要紧张起来。
如今,这个95后布依族小伙,即将拥有他人生中的第四家工作室。如何让传统与时尚融合得更好?如何让民族手工服饰更精致?如何让千年积淀与年轻个性理念碰撞出更多火花?在王良洪的这几方小天地里,机遇与挑战并存,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。
王良洪:我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100种方式,它和咱们布依族的蓝色是一样的,染出来的蓝色有成千上万种。我觉得人生也应该是有各种的活法。
应该要让我们国家的年轻人都看到贵州的大山深处,有布依族,还有布依族刺绣,甚至还有布依族的年轻人们在一起共同的努力,看到我们。然后看到我们把自己的农村、自己的家乡,变得越来越美。
用努力写下古老工艺的时代注脚
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100种方式。而王良洪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许多不同的人串联在了一起。他连着村里的手工艺者和网络另一端的世界;他连着古老的传统工艺和新时代的现代审美;他连着老一辈人对稳定的追求和新一代青年敢拼敢闯的精神。
正是这种对家乡传统技艺的热爱,不仅让“绣郎小王”打拼出自己事业的一方天地,更让这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好的传承。今天的遇见你,我们欣喜地看到“非遗正青春”,年轻一代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为这千年雕琢而来的古老工艺,通过自己的匠心打磨,赋予它新的时代注脚。